首 页 人大机构 领导讲话 民族立法 监督工作 人事任免 代表工作 调查研究 纪检工作
信息检索:
2013年3月3日
阿坝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各代表团发言(摘登)
来源:阿坝人大网 更新日期:2012-01-01
豪情满怀谋跨越   凝神聚力促和谐

——阿坝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各代表团发言(摘登)
2011-12-31
 
红原代表团
代表们认为: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主题鲜明、结构紧凑、语言精炼,谈成绩实事求是,讲问题精辟入里,谈未来重点突出、富有新意,是一个振奋人心、鼓舞斗志的好报告。特别是围绕州十次党代会精神,科学描绘了建设“畅通阿坝、幸福阿坝、魅力阿坝、活力阿坝、和谐阿坝”的宏伟蓝图,为推进红原更好更快更大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和广阔空间。
代表们建议:红原县要加大畜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,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,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,扶持畜牧产品加工龙头企业,引导牧户大力发展特色畜牧业,不断增加群众收入。并出台对牧民定居点公共服务设施的管理办法和制度。要完善旅游配套设施,大力发展乡村游、自驾游等特色旅游,实现三产互动。并加大牧区教育、卫生等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,出台卫生系统干部职工激励机制和政策,以此吸引人才、留住人才。
金川代表团
代表们认为:《政府工作报告》结构严谨,布局合理,层次分明,通篇贯穿了发展振兴、以人为本、科学务实的精神,彰显了立党为公、执政为民的理念,对过去五年的工作总结全面客观,实事求是。对未来五年的目标,思路清晰,重点突出,切合实际。是一个思想解放、求实求新、鼓舞人心、催人奋进的好报告。
代表们建议:金川县具有丰富的农业、旅游、气候等资源优势,请州政府在政策、资金等方面向金川作进一步倾斜,对金川加大宣传力度,全面提升金川的知名度,努力把金川建成宗教和谐、民族和谐、社会和谐、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典范,建成 “经济发达、社会进步、文化繁荣、人民富裕、环境优美、宜居宜业”的阿坝新江南。
黑水代表团
代表们认为: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,州人民政府履职尽责,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,抢抓机遇,超常奋战,克服重重困难,强力推进灾后重建,加快经济振兴发展,倾心致力于民生改善,坚决维护社会稳定,圆满完成了州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。《报告》用建设“五个阿坝”描绘了未来五年的美好前景和宏伟蓝图,目标明确。阿坝州的美好未来一定能够实现,人民群众的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美满。
若尔盖代表团
代表们认为:过去五年,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“三农”工作,是对“三农”投入最大、城乡面貌变化最大、农牧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。特大地震后,阿坝州人民面对灾难不退反进,粮食产量不降反升,特色产业基地规模逐步扩大,农产品品牌建设不断加强,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。在州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,若尔盖中药材大黄种植基地建设成效显著,每亩收入达到2500元,极大地促进了农牧民增收。在牧区实施了一系列藏区民生工程,充分证明州人民政府领导班子是务实创新、敢担责任、能挑重担的班子。
九寨沟代表团
代表们表示:“五个阿坝”建设,目标明确、蓝图宏伟,未来的阿坝将是一个交通、信息、物流畅通,群众生活无忧无虑,生态环境极大改善,处处焕发蓬勃生机的新阿坝。九寨沟县将紧抓西部全面开发开放、中央支持藏区发展等历史机遇,围绕建设“国际旅游名城”这个目标,突出“城镇建设、旅游开发”两项重点,做好景区拓景扩容、丰富旅游产品、发展乡村旅游等工作,巩固旅游主导地位,抓好特色工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。同时夯实“交通、能源、产业”三大基础,优化“生态、政务、创业、治安”四种环境,弘扬“艰苦奋斗、精诚团结、开明开放”精神,确保在全州新一轮的发展中不落伍、不掉队,保持“排头兵”地位。
松潘代表团
代表们建议:松潘县要着力提升软实力,抓好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,着力挖掘和展示松潘深厚的文化底蕴,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优势,加快产业发展,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加大幸福美丽家园建设资金投入。通过入股等方式,依法流转土地,多渠道增加老百姓收入。多采取引进来、派出去的方式,大力引进、培育人才,加强人才流动,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。统筹城镇规划,配齐配强人员,使城镇规划和产业布局相协调。加大对松潘古城文化底蕴挖掘、政策扶持、营销扶持力度。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,依法治税、依法征收,完善州县分税制财政体制,积极培植税源,加快文化产业大发展。
小金代表团
代表们表示:会后,将认真贯彻会议精神,进一步做好组织、人事工作,努力造就一支有执行力、战斗力的干部队伍,有凝聚力、向心力的组织堡垒,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的组织和人才保障。并且带领全县干部群众,立足“三个抓手”,奋力推进幸福小金建设。坚定不移抓发展,加快重大项目建设,发展特色效益农业,培育支柱产业,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。不折不扣抓民生,深入实施民生工程,完善社会保障体系,加快幸福美丽家园建设,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。彰显特色抓产业。把文化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,大力发展生态旅游、红色旅游、民俗旅游,推动文化和旅游交融互动,使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部队代表团
代表们表示:驻州部队、武警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,要认真传达学习好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,听党指挥、服务人民、英勇善战,牢记职责,做好工作。大力抓好部队、武警和民兵预备役建设,不断提高应急处突、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能力。积极参加和支持全州经济建设,在双拥共建中作出表率,在扶贫帮困中发挥作用。同时要继续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,全面推进双拥模范县建设,为推进阿坝州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茂县代表团
  代表们表示:政府工作报告中“畅通阿坝、幸福阿坝、魅力阿坝、活力阿坝、和谐阿坝”提得好,令人振奋。茂县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,虽然部分指标的增长比例在全州名列前茅,但我们更应该看到今后的任务更加艰巨。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,加快经济社会发展,积极争取好项目、大项目,抓紧铁路、高速公路、农村村道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。要传承和弘扬羌文化,加大原生态文化保护区建设力度,加快高半山生态建设,在工业园区建设中,同步推进生态、环保建设,促进茂县区域经济和谐发展,加快灾后重建项目决算、检查、验收和资金审计工作,管好、用好资金。在制度上、体制上解决好各种社会矛盾,确保茂县民族团结、社会稳定。
壤塘代表团
代表们认为: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是一个精彩的报告,对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了科学详实的总结,查找问题客观公正;整体结构巧妙,语言精辟,振奋人心,激发斗志,是对我州过去五年艰辛历程的真实写照,是对全州各族群众攻坚克难、共度时艰、携手奋斗历程的科学总结。
代表们表示:壤塘县将以“五个阿坝”建设为契机,扎实推进“五个壤塘”建设。虽然发展任务艰巨、任重道远,但有国家、省、州的政策支持和大力关怀,我们信心满怀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们将立足壤塘生态、旅游、民俗文化、水电矿产等资源优势,加快发展县域经济,切实维护稳定大局,努力缩小区域差距,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指数。
理县代表团
代表们表示:理县要贯彻好、落实好、实践好报告,要坚定不移地把跨越发展、长治久安作为工作实践的强大动力,咬定青山不放松,把“工业驱动、农业互动、旅游带动、投资拉动”做深、做实、做细。加大投入,切实改善高半山生产生活条件,大力发展具有理县地域特色的名特优农产品,依托两个园区,做强做优工业支柱产业,抓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。全面提升软实力。加强重建成果管理,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搭建平台,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。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,推进文化产业全面振兴,加快文化、旅游互动发展。切实发挥群众主体作用,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。建立长效机制,夯实群众基础,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,增强政府服务能力。加强群众教育引导,切实增强群众道德意识、法制意识和感恩意识,提高全民素质。
汶川代表团
代表们认为:《报告》中的“四个最”让我们感到自豪,阿坝教育发展走在各项事业的前列,汶川的教育有了很好的发展平台,但仅有优质的硬件设施还不能真正成为优质教育,还要建立和完善引进留住优秀人才的机制。生态保护是发展旅游、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,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生态保护。而灾后的汶川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。今后,要从战略角度思考汶川生态恢复,加大高半山发展力度,争当全州发展的“排头兵”。
马尔康代表团
代表们建议:马尔康要抓住“建州60周年”、中央支持藏区跨越发展等机遇,加大城市经营力度,积极争取发达地区对口支援把马尔康建成一座宜居的高原明珠城市。同时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加大对马尔康的投入和支持力度,加大社会管理创新力度,希望州级机关积极支持和融入马尔康县城的建设和管理,共同努力把州府打造好、建设好,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,有效改善区域交通条件。并抓住旅游二次创业机遇,深入挖掘自然、民族文化资源,大力引进、整合州内外旅游资源,做足、做好旅游富民文章,高水平、高起点推进旅游大发展。以水电开发、旅游开发、州庆项目、生态建设、民生发展、创收致富为抓手,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发展目标,努力把马尔康县建成我州政治、文化、金融、通信中心,全州重要交通枢纽和商贸集散地。
阿坝代表团
代表们认为:《报告》总结工作全面客观,目标振奋人心,思路清晰,目标明确,催人奋进。过去的五年,州人民政府认真履行职能,一手抓灾后重建促发展、一手抓维护稳定不放松,加快推进“一强一地两区”建设,圆满完成了州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,实现“十二五”高开高走。
代表们建议:加大对牧区项目投入力度。同时,针对牧区县有效施工期短的实际,加快资金到位速度,保障项目建设进度。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,加大教师队伍培训力度,提高师资队伍素质,推进教育水平整体提高。对有上进心、热心群众工作、爱党爱国的年轻人逐步培养为团员、党员和村级后备干部。加大对牧区县偏远乡镇交通、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,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。加大对赌博、盗窃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,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。
友情链接
CopyRight @ 阿坝州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
网站投稿邮箱:abzrdwlzx@163.com 联系我们:0837-2851966 举报电话:0837-2851966 蜀ICP备:08000861号 技术支持:阿坝电信
四川省互联网举报中心